2013年,中國(東莞)科技合作周已到幼學之年。從2004年首屆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舉辦,到2009年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租屋參與,到今年升格為“國字號”,十年裡,東莞科技合作周與東莞一起經歷了GDP增速的一路狂奔,也見證過金融風暴中的危中求機,正追尋著爬坡越坎的轉型升級拐點。
  通過開展科技合作,目前東莞全市票貼擁有1個國際科技合作創新園、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5個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0多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獲國家和省立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25項,獲資助金額3000多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先進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82.98億元,同比增長15.5%,比全市平均水平快4.1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21.18億元,同比增長18.0%,比全市平均水平快6.6個百分點。
  先天搜尋行銷不足的“東莞製造”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依靠毗鄰港澳穗深的區位優勢,憑藉敢為人先、務實創新的拼搏精神,主商務中心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從一個香飄四季的農業縣,迅速發展成為一座馳名海內外的製造業名城。但“三來一補”的外向型經濟,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缺乏核心競爭優勢。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不斷增大。沒項目、沒技當鋪術、沒人才等“先天不足”讓東莞的轉型升級捉襟見肘。東莞迫切需要一個平臺來集聚全球資源,與東莞的產業、資金、市場結合,從而實現優勢互補,完成“東莞製造”到“東莞智造”的轉變。
  2004年,東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科技廳聯合創辦了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
  2004年12月14日,首屆科技合作周在東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為期4天的展會給東莞帶來2000多項實用科學技術。此後的合作周使得越來越多的科技資源向東莞匯聚。
  400多項目找到婆家
  經過9年共九屆辦會的實踐與發展,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已經發展成為我省乃至全國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重要平臺,合作周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的肯定和認可。2009年起,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參與到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的主辦當中,2012年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正式更名為“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今年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由部省聯合主辦,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科技交流合作活動。
  10月25日,在接待科技合作周暨電子信息產品博覽會舉辦“媒體東莞行”的記者時,東莞科技局負責人表示,通過舉辦合作周,大大促進東莞與各國和各地區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有效聚集了較為豐富的國際科技創新資源。同時,深化了與國內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院所到東莞與企業開展洽談合作,已累計簽約產學研項目超過400宗,大部分項目已實現產業化。
  合作周還傳播了科技創新理念,拓寬了國際合作渠道。今年,東莞又借合作周升為國家級的契機,組織企業前往以色列參加水處理項目及環保技術對接,前往烏克蘭國家科學院、芬蘭阿爾托大學、莫斯科動力學院等進行考察對接,初步達成20多個合作意向。
  高新技術引領轉型升級
  高技術產業的發達程度是決定一個地區競爭的關鍵。近幾年,東莞大力推動科技創新,高新技術產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超過32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32.4%。在東莞工業增加值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經濟平均增速,已成為東莞經濟的新增長極。很多高科技項目就是通過科技合作周來引進的。
  以戰略性新興材料為例,清華東莞創新中心通過與西班牙公司合作,引進該公司核心技術團隊“單晶藍寶石纖維及其增強複合材料團隊”,該團隊通過開展相關創新研究,解決了在複合材料領域若干關鍵的世界性“卡脖子”難題,搶占全球技術製造高點,目前已經在東莞組建了產業化公司並著手規模化生產。東莞宜安科技股份公司通過與德國科研機構合作,在鎂鋁合金方面展開研究並將成果產業化,為東莞乃至廣東在新材料領域作出了積極貢獻。
  東莞堅持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對項目立項及科技企業進行重點扶持,2012年東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54.96億元,同比增長20.6%,增速比全市規模以上快9.0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204.56億元,同比增長15.8%,比全市規模以上快10.2個百分點,總量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1.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30.4%。通過科技合作,以高端新型電子信息、LED產業、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為代表的一批新興技術、新興項目和新興產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新的增長點。
  南方日報記者 段思午
  戴雙城 通訊員 秦川  (原標題:讓東莞“製造”變“智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h52nhlav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